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登录| 权属企业微信群| 职工群众意见反映邮箱| 假冒国企举报信箱
版权所有: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高新区海西园高新大道7号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00047号?? ? ? ? ? ? ? ? 闽ICP备:11004099号-1
本期重要资讯导读
一、2023年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中央政策资讯
一、国家发改委【从四个方面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扩大】
二、工信部【拟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三、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四、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
三、地方政策资讯
一、上海【出台15项促消费举措】
二、贵州【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供给】
三、广东【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山东【到2025年建成公共领域充换电站保有量8000座】
四、新能源及氢能产业相关资讯
一、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大力发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
二、我国首个全国性氢价指数发布
三、氢能源网约车上路,氢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破万辆
四、国家电投【南海首个氢能百亿级央企项目正式落地】
五、亿华通【首个参投光伏绿电制氢项目开工】
五、宇通资讯
一、2022年年度报告
二、3月销售环比增幅203.3%
三、“一带一路”再揽大单,150辆宇通客车陆续交付哈萨克斯坦
六、奇瑞资讯
一、奇瑞集团3月销量124954辆
二、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发布,对标比亚迪DM-i
七、其他资讯
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迈向中国汽车产业新征程】
二、丰田/海马汽车【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车】
三、广汽集团【2022年净利润约80.68亿】
四、北京车展【将于2024年4月举办】
2023年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3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
一、3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7%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
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1万辆和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
(1)3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8.2%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9万辆和20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3%和8.2%。
1-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6.2万辆和51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7.3%。
(2)3月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4%
3月,商用车产销均完成4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7.4%。
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4.8万辆和9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
二、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8%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6.6%。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6.1%。
三、3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1倍
3月,汽车整车出口36.4万辆,同比增长1.1倍。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3.9倍。
1-3月,汽车整车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四、1-2月汽车制造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
1-2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完成营业收入12847.3亿元,同比下降6.2%;实现利润414.3亿元,同比下降41.7%。
中央政策资讯
(一)国家发改委【从四个方面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扩大】
3月6日,国新办就“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制定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二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消费能力来自于就业、来自于收入,所以一定要创新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三是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调解机制,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让老百姓获得感强愿消费。
四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领域的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二)工信部【拟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28日消息,为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涵盖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控制芯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要求,以及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以引导和规范汽车芯片产品实现安全、可靠和高效应用。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实现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以及匹配试验等重点领域均有标准支撑,加快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和产品健康发展。
(三)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3月23日,工业和信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加快。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业经济总体仍处于修复期,需求不足问题突出,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巩固企稳回升态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对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具有重要意义。协会是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要在稳增长、促发展、强信心、防风险等方面积极担当、多做贡献。要跟踪了解政策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企业诉求,及时提出新的政策建议。要发挥优势、因业施策,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力度,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努力扩大家电、家居、绿色建材消费。要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要密切关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依法保护企业权益,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企业信心。
(四)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3月6日消息称,根据《认证认可条例》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节〔2021〕114号),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自愿性认证(以下简称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健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体系,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获证梯次利用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发展适合梯次利用产品的财产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为其应用推广提供风险保障。鼓励开发银行统筹用好抵押补充贷款资金、绿色信贷、绿色融资服务等,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
地方政策资讯
(一)上海【出台15项促消费举措】
3月23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会上,市商务委介绍了《关于我市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和全年促消费活动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文化旅游局、市体育局等介绍了相关领域消费促进举措和活动安排。
《措施》提出,推动发展四大消费,即新型消费、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这是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大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其中,对于提升汽车消费方面,《措施》明确,汽车消费是稳增长、促消费的重点领域,具有消费金额高、持续时间长、拉动效应大等特点。下一步上海将推动汽车消费提升品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进一步推广使用新能源车。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推动“机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汽车流通领域规范管理。增强浦东新区汽车流通领域的全球营运管理、全球贸易结算、全球分拨配送等功能,实现进口新车型与海外同步发售等。
(二)贵州【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供给】
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3月23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结合贵州省产业特点和能耗现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涉及汽车行业等相关事项如下:
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一核两区”重大项目加快建成投产,着力打造“电动贵州”新名片,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围绕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数据应用等产业集群。
在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方面,《方案》提出,鼓励汽车、机械、电子、纺织等龙头骨干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全过程,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力争培育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在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方案》提出,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铝、铅、锌、镍、钴、锂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促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聚焦退役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探索综合利用途径。围绕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供给方面,《方案》提出,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充换电站,构建便利高效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及材料、驱动电机等,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力发展驱动电机、底盘、车身等关键总成,积极发展主被动安全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电器等零部件,培育发展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等车用轻量化材料。
(三)广东【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3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其中提到:
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全气候储能锂离子电池,提升锂电池容量极限,推进新体系锂电池的研发和应用,从材料、单体、系统等多维度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经济性。
加强钠盐以及水系钠离子电池等技术攻关,提升能量密度,解决寿命短、放电快等技术问题。
研发新型环保、长寿命、低成本铅炭电池,开发高导电专用多孔炭材料。开发新型空气电池、固态电池、镁(锌)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
推动瑞庆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璞泰来、贝特瑞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投资项目。
鼓励新型储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家级新型储能产品进出口物流中心。
(四)山东【到2025年建成公共领域充换电站保有量8000座】
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近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
《行动计划》提到,到2025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重要突破,能源结构显著优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3%左右;煤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降至55%、60%左右。同时,山东省将在中心城区、高速公路沿线等领域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在居民区探索充电桩“统建统营”模式;在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探索车电分离运行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双向联通。
还将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持续优化加氢站规划布局,着力推动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建设;按照计划,到2025年,建成公共领域充换电站保有量8000座、各类充电桩保有量40万台、加氢站40座以上。
新能源及氢能产业相关资讯
(一)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大力发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3年3月16日至2023年4月15日。
其中,在氢能领域 ,“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列入了清洁能源产业类别。
具体来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包括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碱性电解槽、PEM电解槽、SOEC 电解槽、AEM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装备,以及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形态的氢储运所需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管道、氢气阀门等装备制造。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氨)、氢电耦合、氢气安全高效储存、加氢站、氢燃料电池运行维护、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发电和氢能应用等设施建设和运营。需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4962 )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GB/T29729)、《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GB/T 19774)、《氢气储存输送系统》(GB/T 34542)、《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GB/T 40060)、《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516)、《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GB/T 29123)、《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GB/T27748)等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制造。
(二)我国首个全国性氢价指数发布
日前,我国首个全国性的氢能价格指数“中国氢价指数”正式发布。据悉,“中国氢价指数”由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氢能全产业链“生产侧”和“消费侧”超200多个样本点展示价格变化趋势,以发掘氢能作为大宗商品的交易价值,全面、客观、及时地呈现全国及各区域氢能价格变化趋势。
指数显示,生产侧指数较为平稳,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保持35元/公斤,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生产侧价格较高,约在35-40元/公斤,2022年整体呈下降趋势。消费侧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水平在60元/公斤,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价格较低,上半年平均55元/公斤;非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价格较高,全年平均在73元/公斤。
指数对全国氢能价格进行评估统计跟踪,客观呈现全国及各区域、多品类氢能价格变化趋势,增强氢能市场价格调控能力、健全氢能市场交易体制机制、支撑氢能项目评估体系建设、引导氢能绿色发展社会共识。指数以月度更新的方式,在氢界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呈现。
(三)氢能源网约车上路,氢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破万辆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取得了新进展。据了解,上海、广州等地的氢能源车以网约车形式开启运营。此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现在,国内各大车企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明显加快,并应用于乘用车市场。中信证券认为,无论是从政策规划,还是经济性角度,未来氢能在交通车辆领域的重点还是重型商用车,从目前的市场推广看,氢能重卡的发展前景也值得期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626辆和3367辆,同比增长105.4%和112.8%。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车10564辆,首次破万辆。国家监管平台接入的氢燃料电池客车中,公交客车为3858辆,占八成;其次是公路客车595辆、通勤客车274辆、旅游客车83辆。
数据显示,2022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月度上线率均值为72.24%。其中,1月上线车辆3573辆,上线率86.1%,为全年最高。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专用车上线率均值为42%,其中,11月上线车辆数全年最高,为2628辆;1月上线率50%,为全年最高。2022年,客车的月度行驶里程最低为579.1万公里,最高为862.4万公里。相比之下,专用车的月度行驶里程最低为57.6万公里,最高为355.5万公里。
(四)国家电投【南海首个氢能百亿级央企项目正式落地】
南海引进的首个氢能百亿级央企项目正式落地。据悉,国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成功摘得丹灶75780.41平方米地块,这个氢能百亿项目建设迈出关键的一步,将加快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国产化的进程,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膜材料、碳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生产线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同时,围绕上述产业链关键环节等开展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与示范应用推广。
(五)亿华通【首个参投光伏绿电制氢项目开工】
3月17日,亿华通(SH:688339)参与总投资81.46亿元的伊宁光伏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的首个制氢项目。早在2022年12月,亿华通就开始参与这一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据悉,该项目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民政府、伊宁市联创城市建设(集团)与亿华通共同参与,项目涉及氢能全产业链,包括光伏电站建设、电解水制氢工厂建设、加氢站建设、氢储能设备安装建设、氢燃料电池整车应用等,制氢工厂位于伊宁苏拉宫工业园区。
该项目总投资81.46亿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100万千瓦光伏电站;2000立方米/小时制氢厂;2吨加氢站等。项目建成后,可满足3000余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日常运营需求。到2025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产值120亿元,利润20亿元,解决1500余人就业。
除此之外,在新疆在建的绿氢项目还有中石化的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完成了土建基础施工,动静设备全部安装就位,项目工艺管道焊接完成96.21%,水电解制氢装置主要设备全部吊装就位,10台氢气球罐建造完成,整体施工进度已完成80%,完成投资22.11亿元,项目计划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
宇通资讯
(一)2022年年度报告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宇通客车实现营业收入217.99亿元,同比下滑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亿元,同比提升2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0亿元,同比下滑16.84%。此外,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报告披露,2022年宇通客车的客车产品营业收入184.65亿元,同比下降6.96%,毛利率22.61%。此外,宇通客车2022年国内销售营业收入139.35亿元,同比下降15.50%;海外销售营业收入55.95亿元,同比上涨24.68%。据宇通客车分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加强了价格管控和订单风险管理,以及国内订单产品毛利率提升。同时,海外销量增加也给公司业绩带来积极贡献。
整车销量方面,宇通客车全年累计实现客车销售30198辆,同比下降27.80%。其中,大型客车销售11755辆,同比下降27.98%;中型客车销售11978辆,同比下降30.14%;小型客车销售6465辆,同比下降22.68%。此外,2022年宇通客车境内销量合计24515辆,同比下降33.59%;境外销量合计5683辆,同比上升15.60%。
财报显示,宇通客车2022年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12414辆,同比下降1.25%,较上一年同期略有下滑。其中,纯电动车型销售11732辆,同比减少1.00%;插电式车型销售359辆,同比减少45.44%;燃料电池车型销售323辆,同比增加412.70%。
宇通客车报告期内发生研发支出16.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共2823人,占总人数21.65%。宇通客车介绍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多场景燃料电池技术及“三电”技术研究与开发、T7高端商务车产品升级和全新机场摆渡车及U系列高端公交等产品开发。
市场表现来看,宇通客车产品主要覆盖大中型客车市场,2022 年总体市场占有率28.19%,同比下降10.05 个百分点。据宇通客车分析,原因在于公司加强了订单风险管理和价格管控,放弃部分高风险订单。此外,受2023年新能源购置补贴退出影响,公交客车需求在2022年集中释放,行业结构占比上升,座位客车及校车作为公司的优势市场,结构占比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大中型客车市场整体占有率。
宇通客车预测2023年国内市场服务于公告道路的客车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同时海外市场计行业需求将会持续恢复性增长,对新能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快速提升。据此,宇通客车2023年收入计划为246.13亿元,营业成本及费用计划为235.16亿元。
(一)3月销售环比增幅203.3%
宇通客车发布2023年3月产销快报,3月份宇通客车生产量为2566辆,同比增长11.52%,销售2390辆,同比增长4.96%,1-3月累计销售4439辆。
与2月相比,宇通客车在3月份迎来了产销两旺的明显增长,其中生产量环比增长112.8 %,销售量环比增长203.3%。按车型来看,大型客车、轻型客车的生产和销售均实现了环比双增长。3月份的翘尾表现为2023年1季度完美收官,显示了客车行业复苏对市场的正向反馈。
(一)“一带一路”再揽大单,150辆宇通客车陆续交付哈萨克斯坦
近日,继乌兹别克斯坦800辆客车大单陆续交付后,“一带一路”沿线再传佳音,哈萨克斯坦150辆大单首批客车抵达该国卡拉干达州,在QazTehna工厂下线后将投入该国公共系统使用,这是今年宇通在“一带一路”市场的又一突破。如今,以中亚国家为代表,宇通不断深化与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中国制造“出海”的新范式。
基于在该国的良好口碑,宇通客车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共同筹建QazTehna工厂,该工厂每年可生产1200辆宇通客车和500辆工程机械,并可独立完成焊接、涂装、总装、检测等全套工序,实现客车、矿用车和环卫车辆的组装生产,相当于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与此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QazTehna工厂成为中哈产能合作的典范,以该工厂为支点,也为宇通布局和开拓全球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宇通在哈萨克斯坦已累计销售超4300辆大中型客车,占中国整体出口量的50%以上,产品服务于当地客运、公交、校车、医疗、旅游、团体等各细分市场,是当地大中型客车市场保有量最多的中国客车品牌。
奇瑞资讯
(一)奇瑞集团3月销量124954辆
奇瑞控股集团发布销量月报:3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24954辆,同比增长52.7%,环比增长20.3%,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330335辆,同比增长44.1%。
分品牌来看,奇瑞品牌3月份销量89157辆,同比增长47.9%;1-3月份销量238133辆,同比增长38.3%。星途品牌3月份销量6458辆,同比增长92.2%;1-3月份销量16266辆,同比增长56.1%。捷途品牌3月份销量19507辆,同比增长95%;1-3月份销量51948辆,同比增长94.2%。
热销车型方面,奇瑞瑞虎8、奇瑞瑞虎7、捷途X70三款车型月销过万,分别在3月份贡献了19537辆、18734辆、13480辆销量,成为引领集团销量增长的“三剑客”。
(二)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发布,对标比亚迪DM-i
4月8日晚,奇瑞汽车在“科技·进化——2023 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上,发布了第三代混动技术——全新的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毋庸置疑,这就是对标比亚迪DM-i。
划重点: 热效率大于44.5%,综合续航1400+km,百公里加速4.26s、全域高性能,持续高节能。
C-DM由电混专用发动机、电混专用变速箱、电混专用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搭载的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功率可达115kW,最大扭矩220N·m。在“双电机驱动+3挡DHT”模式下,其三挡超级电混DHT变速箱最高传动效率>97.6%,轮端输出扭矩可达4000N·m,百公里加速为4.2秒,市内通勤下,从30km/h加速到70km/h需要3秒,而在高速路况时从90km/h加速到120km/h需要3.6秒。在节能方面,其电混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大于44.5%,可以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最低4.2L的成绩,表现着实亮眼,不仅如此,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最快仅需18分钟可补能至80%,其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
除了混动平台,奇瑞还推出了全新的电动平台,名为“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发布会上亮相的STERRA ES和ET两款车型都是基于该平台打造。据悉,E0X平台为EEA5.0电子电气架构,可支持最高1000TOPS算力、千兆以太网传输,软硬解耦、全栈可控,可以支撑高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可覆盖A+到C级的SUV/SD/MPV、五座、六座、七座车型。E0X平台车型可实现超过700公里的续航,0-100km/h加速小于3秒,该平台车型还支持800V高压超充,5分钟能够充150km,支持超低风阻系数以及空气悬架系统,此外,除纯电动车型外,还将推出增程车型。
其他资讯
(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迈向中国汽车产业新征程】
3月3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开幕。
在论坛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表主题演讲“迈向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征程”。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提前完成了产业规划2025年预设目标。但是要进一步加速发展仍面临四大新挑战。
一、全面市场化发展不够均匀、不够充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还难以满足消费者全气候、全场景的使用目标。
二、商用车进展缓慢。商用车占比不大,但排放了50%以上的二氧化碳。2002年商用车占比只占10.2%,其中,中重型货车新能源渗透率不足2.7%,远低于新能源乘用车25.6%的渗透率。
三、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需求相比,我们充电设施、换电设施、加氢网络、车路协同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长行程充电难还是一个很重要、很普遍的问题。
四、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基础资源的价格虽然现在下落了一点但还是偏高,供应链还不畅,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技术制约问题。下一步要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基础技术的研发。比如动力电池的升级;车规级芯片短板;电力电子架构重组;智能操作系统研发,特别是现在世界上兴起的低碳发展的规划以及碳足迹寻踪等研究还十分短缺。
万钢呼吁,产业链各方要紧密协同,来满足新能源汽车全场景、全气候的市场需求,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基础技术研究,统筹推进内燃-电力驱动的协同发展,加快燃料电池商用车跨区域推广应用,促进车-能-路-云宽解融合,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升级和示范应用,着力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构建电动、智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
(二)丰田/海马汽车【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车】
3月24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与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FCEV)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海马品牌的车型上搭载运用包括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二代Mirai使用的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此次是丰田第一次向中国乘用车厂商供应氢燃料电池系统,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计划年内在海南岛投入示范运营,并逐步扩大规模。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依托海南岛的区位及政策优势,共同推动FCEV在中国更广阔市场的推广及应用。
(三)广汽集团【2022年净利润约80.68亿】
广汽集团3月29日公告,2022年集团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9.74%。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00%。
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集团累计生产汽车247.99万辆、销售汽车243.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9%和13.50%。在疫情反复、供应链不稳定以及原材料涨价的空前挑战下,广汽全年产销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2年,广汽集团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实现315886辆和309548辆,同比分别增长118.3%和116.7%。其中广汽埃安全年生产汽车273504辆、销售汽车271156辆,同比分别增长125.3%和125.7%,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广汽传祺2022年累计生产汽车373499辆,销售汽车362548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1.8%。广汽丰田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009265辆,同比增长22.6%,累计销售汽车1005000辆,同比增长21.4%,全年百万销量目标顺利达成。广汽本田2022年克服多重挑战,累计生产汽车767826辆,销售汽车741808辆,12月雅阁系列销量超过2.5万辆,全年销量超20万。
在2022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重磅发布2030“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以“万亿广汽”为目标定调未来8年发展蓝图。广汽集团已积极布局矿产资源,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已成立运营,未来将在能源及能源生态领域加大投入,建立“锂矿+基础锂电原料生产+储能与动力电池生产+充换电+储能”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降低产业链成本,实现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自主可控,同时协同发展储能业务,提高广汽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国际化方面,在“万亿广汽”中海外销售目标为40万辆。作为万亿广汽的筑基之年,2023年广汽集团将挑战产销同比增长10%的目标。
(四)北京国际车展【将于2024年4月举办】
时隔四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将再次在北京举办。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4北京车展)将于2024年4月25日-5月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设立的零部件展区举办日期为4月25日-27日,总展出面积23万平方米。
2024北京车展主题为:“新时代 新汽车”,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承办。